孫德俊研究團隊揭示蒙古族慢阻肺易感基因奧秘
發布時間:2020/11/30 14:41:00 閱讀:
次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簡稱,是一種以進行性發展、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重大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在內蒙古,牧區蒙古族慢阻肺患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原因與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孫德俊教授帶領其團隊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首次發現蒙古族人群慢阻肺的9個易感基因與位點,該研究成果將為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患病機制研究提供扎實的理論依據。該項目獲得了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該疾病患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高,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增加醫療負擔,嚴重威脅民眾健康。在我國,慢阻肺40歲及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3.7%,全國患病人數近1億。內蒙古地區患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牧區患病率高于城市和農村。為闡明其發病機制,孫德俊團隊獲準建立了國家衛建委慢阻肺診治重點實驗室,從遺傳易感性角度出發,以“內蒙古地區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易感基因及其功能研究”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工作。
孫德俊團隊以蒙古族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在全區12個盟市200多家醫療機構先后采集樣本3萬余例,并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吸疾病生物標本庫”。依托標本庫,最終篩選出若干個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易感基因與位點,與漢族人群進行差異分析,首次發現的9個位點與蒙古族人群慢阻肺發生發展相關。同時,將易感基因數據與疾病史、家族史、生活習慣等因素結合,建立了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患病風險評估模型,對高患病風險人群進行肺康復、藥物早期干預等手段,以降低其慢阻肺患病風險,實現個性化診療,降低蒙古族慢阻肺患病率。
研究成果發表論文8篇,其中SCI1篇,中文核心7篇,著作2部。培養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2名。研究團隊已與18家基層醫療機構合作,將研究成果進行應用推廣。該研究成果轉化后,能降低蒙古族慢阻肺患病率,節省患者醫療費用,降低國家醫保支出,助力扶貧工作,減少因病反貧,促進民族團結,增進社會和諧。
(內蒙古科技廳成果轉化處 科技獎勵服務中心)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該疾病患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高,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增加醫療負擔,嚴重威脅民眾健康。在我國,慢阻肺40歲及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3.7%,全國患病人數近1億。內蒙古地區患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牧區患病率高于城市和農村。為闡明其發病機制,孫德俊團隊獲準建立了國家衛建委慢阻肺診治重點實驗室,從遺傳易感性角度出發,以“內蒙古地區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易感基因及其功能研究”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工作。
孫德俊團隊以蒙古族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在全區12個盟市200多家醫療機構先后采集樣本3萬余例,并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吸疾病生物標本庫”。依托標本庫,最終篩選出若干個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易感基因與位點,與漢族人群進行差異分析,首次發現的9個位點與蒙古族人群慢阻肺發生發展相關。同時,將易感基因數據與疾病史、家族史、生活習慣等因素結合,建立了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患病風險評估模型,對高患病風險人群進行肺康復、藥物早期干預等手段,以降低其慢阻肺患病風險,實現個性化診療,降低蒙古族慢阻肺患病率。
研究成果發表論文8篇,其中SCI1篇,中文核心7篇,著作2部。培養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2名。研究團隊已與18家基層醫療機構合作,將研究成果進行應用推廣。該研究成果轉化后,能降低蒙古族慢阻肺患病率,節省患者醫療費用,降低國家醫保支出,助力扶貧工作,減少因病反貧,促進民族團結,增進社會和諧。
(內蒙古科技廳成果轉化處 科技獎勵服務中心)